2025年8月5日,“旱区水工程生态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生态水文甘肃中心(祁连山实践基地)”在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以下简称“水涵院”)签订协议并揭牌成立,揭牌仪式与“甘肃省黄河中上游多生态系统统筹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专家服务团”活动同场进行,甘肃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李维、张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力、水涵院院长许尔文、实验室副主任侯精明及其他相关单位人员共同出席。
此次成立的“生态水文甘肃中心”依托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建设,中心将聚焦祁连山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围绕祁连山生态水文与环境演变、祁连山生态结构-生态水文过程-区域环境(水、碳、生物多样性)耦合机理与互馈机制等开展研究,对接转移实验室生态水文基础研究及成果实践转化,为助力旱区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签约和建设座谈会上,实验室副主任侯精明与水涵院院长许尔文共同签订了中心共建协议,和张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力共同为中心揭牌。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简介: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是全国第一个研究森林涵养水源的专业院所,隶属甘肃省张掖市林业和草原局的正县级事业单位。主要围绕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森林生态、结构与功能、水文水资源、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形成过程调控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和长期定位观测,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水文碳循环、荒漠化监测与治理、黑河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及良种的选、引、育、繁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形成了“高山区-绿洲区-荒漠区”多尺度空间布局的综合性林草科技创新体系。
研究院目前内设6个科室(办公室、科研管理科、规划财务科、合作交流科、基地建设科、资源开发科),1个中心(林草碳汇审核认证中心),4个野外科研监测试验台站(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龙渠种子园科研试验站、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塔尔沟科研试验站)。现拥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甘肃河西走廊站(森林)”“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甘肃省肃南县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水力侵蚀观测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科普基地”等国家级或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或基地24个。先后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60余项;院党总支被评选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院属西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党支部2021年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先后荣获“全省林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全省林木种苗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60余项。